来源: 晨报见习记者 朱莹 晨报首席记者 吴显林 2021-02-22 03:30:30
被称作“水中大熊猫”的江豚,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“指标生物”。今年春节期间,不少江豚频频现身鄱阳湖,它们时不时跃出水面,偶尔还会在湖面上追逐嬉戏,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看、拍照,一睹这些“微笑天使”的美丽身影。
时而结伴水中捕食 时而成群追逐嬉戏
2月16日,大年初五,在鄱阳湖都昌县朱袍山水域,湖面热闹不已,数头铅灰色的江豚欢快地跃出水面,你追我赶,相互嬉戏。江豚三三两两不时欢快地浮出水面,它们时而结伴在水中捕食,时而成群追逐嬉戏。调皮的江豚还冷不丁地从水面高高跃起,引得人们发出阵阵惊叹。
“近段时间江豚频频现身,正月初二那天也出现了。”2月21日,九江市都昌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江华勇告诉记者,目前,鄱阳湖水域正处于枯水期,湖面缩小了不少,而江豚出现的朱袍山水域,相对而言属于深水区域,有着丰富的小鱼等饵料,所以江豚喜欢在这个水域活动。
江豚已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
江豚(俗名江猪),是长江流域仅存的淡水豚类,在地球上已生存2500万年,因数量稀少被称为“水中大熊猫”。江豚翘起嘴角时,看起来如同微笑,所以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“微笑天使”。
根据相关报道,自上世纪80年以来,长江江豚种群量快速衰减。1991年,长江江豚数量是2700多头。2006年,国际联合考察发现,长江江豚数量已不足1800头。
根据最新的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果显示,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012头,其中长江干流445头、洞庭湖110头、鄱阳湖457头。
今年2月5日,新调整的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(以下简称《名录》)正式公布,这是《名录》自1989年发布施行32年以来,我国首次对名录进行大调整,其中将长江江豚等65种野生动物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。
生态保护有效果 吸引江豚来“定居”
实际上,在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之前,我省已实施多项举措加强对江豚的保护。
2020年1月,长江开始全流域禁渔,我省也从2020年1月1日起,全面禁止鄱阳湖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,禁捕期暂定十年。
此外,近年来,我省通过打击非法捕捞、禁止非法采砂等行动,鄱阳湖及多个支流的水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了一定恢复,为江豚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,吸引江豚前来“定居”。“江豚频频现身也说明我们鄱阳湖禁渔一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成效。”江华勇对记者说。
枯水季加强巡查 保护“微笑天使”
针对这群“微笑天使”频频跃出鄱阳湖朱袍山等水域水面,相关部门将有哪些相关保护措施?
“现在我们在巡逻的时候经常能看见湖面上的江豚,鄱阳湖水域的渔政部门也加大了保护措施。”江华勇称,长江、鄱阳湖开始全流域禁渔1年多来,虽然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,但江豚面临的多种威胁仍存,例如遇到繁忙航运期,水中鱼类不活跃,觅食江豚确实容易被滋扰。
为了加强对江豚的保护,都昌县专门成立了江豚巡护队,每天有6人进行巡湖,有针对性地对江豚活跃水域进行巡查。“我们春节也没有放松,每天都会巡查二三十公里水域。”江华勇说。
编辑:涂远旻
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25号 赣ICP备18011170号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36120190015
举报电话: 0791-88111736 举报邮箱: media@jxcb.net
Copyright © 2016-2021 jxcb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 江西红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